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国家引进自由经济制度的时候,还需要在政治法律福利方面做配套改革,否则再好的鱼也可能被养死。
这种情感,在作者看来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,一种找不到生活目标与真正自我的表现。而文学,通过作家心灵的独特把握,再表达出来,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反思与体验的距离。
带我玩吧,他站在马路边无声地恳求,让我也能这么红装素裹,严肃、认真、凡人不理,一齐摆臂、抬脚、昂首阔步——咱们都很牛逼。这一情节设计似乎是专门要打碎马林生的幻想,让他去看看自己与那个盛会到底有什么关系。在后一部小说中作者揭示了他对慕大狂的看法,而这种看法在《我是你爸爸》中却是隐含的,以反讽的味道出来的,你只看到人们亢奋得有点不正常,用小说中的话说是大家都在蜜月中。这些天两人很少拌嘴,光啧啧赞叹了。……他们走在街上,看到四城八乡一座座、一片片拔地而起的、正在抢建的场馆,总觉得有自己一份儿,因而头抬得格外高。
王朔永远都是这样的一个让人喜欢的刻薄鬼。虽不能说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,有些小分歧也不过是在究竟有多了不起上是否把话说满。北京当局是不能也,非不为也。
想想吧,中国农民的劳动人口,十之七八转到工商业去,农产品相对非农产品的物价,怎可以不上升呢?另一方面,中国的人均农地那么少,农产品之价不升农民的生活怎可以改进呢?关心农民的炎黄子孙,还是多花一块几毫购买农民的蔬菜,多花十元八块购买他们的猪肉吧。美国的经济历来举足轻重。是世界大变吗?还是世界大乱了? 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通货膨胀 。是不容易解释的通胀现象。
如果局部钩美元,美元下跌,人民币兑美元上升,但对其他主要货币却下降了,是给美元拉下去的。此比也,目前看,尤其是看美元与金、油价的走势,此战是输局。
细看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上升,可不是那么简单。这几年中国低下阶层的收入上升大有可观,在进口原料价格急升的情况下,非农产品的价格一年来只升了百分之一点六,反映着劳动的生产力也正在急升。今年二月,非农产品的物价只上升了百分之一点六。还有另一个不容易理解的现象。
上述是说,今天中国的通货膨胀,一个主要原因是昔日的落后之邦,正在一起农转工地发展起来。外来的物价大变对中国当然有影响,但更头痛是两个其它问题。地球性的通胀预期何自起?起自美元急泻。能否负担不是问题所在——问题是费用或成本总要与利益比较一下。
如此一来,举世的农产品价格也因而急升了。二、把人民币与一篮子物品挂钩,但要让这篮子的物价指数每年上升百分之三左右。
另一方面,很头痛,物价的不断上升会引起通胀预期,不是通胀也会变为通胀了。话题不肤浅,这里不详述。
中国的通胀真的是严重吗?很难说。人民币量的增长率无疑过高,但为什么央行出尽八宝也不能把通胀压下去呢?单是去年,国内银行的储备金率提升了十一次,破了世界纪录,而利息率则记不起加了多少次。这其中美国的议员严重地做错了一件事:他们强迫人民币升值,人民币于是与美元脱钩,转钩一篮子货币。目前中国的通胀,绝大部分是农产品价格上升使然。我的水晶球说,如果新劳动法不变,目前中国的外贸顺差会在一年内变为逆差。换言之,像人民币那样强劲而还有百分之八的通胀率,人类历史没有出现过。
佛老认为,通胀永远是货币的现象,必然牵涉到通胀预期(inflationary expectation)这个重要但在观察上难以捉摸的话题。我认为目前中国的通胀,主要的一部分是物价上升,不算是通胀,所以除非央行转用一篮子物品与人民币挂钩,采用西方的货币政策不容易生效。
这样做愚不可及:日本昔日的经验是前车可鉴,何况今天的中国要面对印度、越南等廉价劳力地区的竞争。中国农民的生活急速改进,始于二○○○,农产品价格明显地上升,则起自二○○三。
目前这通胀不明显,经济不景是原因。他们认为通胀带来物价上升,但物价上升了不一定含意着通胀。
这些不是上选的压制通胀的方法,但西方的经验,是这些方法历来生效。问题是,历史的经验说,只要币值强劲,不升值也不会有通胀事实上,正是央行们为今日的滞胀奠定了基础。通常,通胀会随着经济的不振而降温。
中国是一个净债权国,拥有1.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。这可能会发生在2009年年末,或者2010年年初。
这样,通胀在美国可能在政治上是受欢迎的,但在中国却绝对是社会不稳定因素。对需求的刺激延缓了缩减消费和增加储蓄的步伐。
但是,他们的经济增长率在今年仍可能回落至6.9%。自2003年以来,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率平均为3.5%,但我认为今年很可能将超过 4.5%,尽管他们的本币正在升值。
其次,如今的中央银行已经学会了不应容忍通胀。他们尚未陷入滞胀,但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。当代经济学的缺陷就在于它对经济问题的下意识反应:放松货币供给。它的经济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活跃,全球的漫漫熊市将熄灭香港的增长引擎,而中国大陆对于资本的紧缩控制只会让情况更加糟糕。
外国投资者持有着逾14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,几乎等于它的 GDP。大宗商品领域是最后的泡沫,越来越多种类的金融资本将进入这个市场。
在其他领域的泡沫破灭中出逃的资金将涌入这一市场,引发更多的通胀。同时,输入型的通胀正在侵蚀香港中产阶级的购买力,香港将在今年面临巨大的经济衰退风险。
相较,美国所处的情势能让它更能容忍通胀。中国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,而美国将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。